下面將為您介紹解決全口義齒疼痛的方法的相關內容,這將會花費您約兩到三分鐘的時間進行瀏覽,感謝您的閱讀:
局部組織問題
處理:將龍膽紫塗在磨損或壓損的粘膜上,擦幹義齒組織表面,戴入口,在壓損部位相應的基礎組織表面顯示紫色,用桃形或輪形石磨除紫色部位的基礎組織表面,使基礎組織表面與組織之間有適當的間隙。這種處理被稱爲緩沖處理。壓力指示糊也可用于檢查組織的壓力部位並緩沖。
基托邊緣
處理:當上颌義齒後緣過長,下颌義齒遠中舌側邊緣過長時,由于組織受壓,經常會出現咽喉痛或吞咽痛的症狀。臨床檢查時,很容易發現,只要邊緣太長、太尖,症狀就可以減輕,但不宜過度磨損,以免破壞邊緣封閉。
咬合
處理:檢查時,將下颌義齒戴在患者口中。醫生用右手拇指、手指或食指放在下颌義齒的臉頰側基支上,將下颌義齒固定在下颌牙槽脊上,然後讓患者的下颌向後,閉合在中間關系位置,接觸患者的上下牙時不要移動,然後咬緊。如果醫生發現下颌義齒或下颌滑動或扭動,說明咬合時有早接觸點,必須找出早接觸點。磨除以達到牙合平衡。也可在口中取下正中颌蠟記錄,將上下颌義齒固定在颌架上,進行選磨調颌。
義齒不穩定
當患者的義齒有固位力時,義齒在說話時移位,表示義齒不穩定。義齒不穩定的力量是:
1、中間關系不正確,有早接觸點,尤其是第二磨牙之間。
2、人工牙排列位置不正確,上颌後牙排列過向頰側,導致上颌義齒翹曲,下颌後牙排列過向舌側,影響舌活動,下颌牙平面過高,影響舌將食物送到颌面,導致義齒脫位。
3、在側面,牙齒之間有幹擾。
4、在牙槽脊上産生連續性壓痛點,疼痛不明顯,應考慮颌關系錯誤。大多數情況下,由于中間關系不正確,或牙齒早期接觸,颌骨幹擾引起的不適和疼痛。
在分析疼痛原因時,應仔細識別和診斷。識別疼痛是由義齒基托組織面的局部壓迫引起的,還是由咬合因素引起的。除了用肉眼觀察咬合後義齒的移動現象,用手指握住義齒,感覺咬合後義齒的滑動和扭動外,還可以使用壓力指示膏進行檢查。
具體方法如下:吹幹義齒組織面,在疼痛部位相應的義齒組織面上塗抹一點壓力指示,然後將義齒戴在人口中,使手指壓力到位。片刻後取出,觀察壓力指示糊是否有擠出痕迹。如果有擠出痕迹,與疼痛部位對應,則表明疼痛是由局部壓迫引起的。這部分可以用桃形石針緩沖幹燥,然後塗上一點壓力指示糊,放入人口中,重複上述過程,直到沒有被擠出的痕迹。
如果壓力指示混淆在組織表面,戴入口,手指壓力到位,取出後,無壓力指示擠壓痕迹,可再次放入口中,告訴患者咬合,然後取出義齒,可見壓力指示擠壓痕迹,表明咬合後義齒小運動引起疼痛.需要選擇磨調颌,而不是局部緩慢;中等方法解決。用這種方法進行鑒別診斷和處理,往往能立竿見影。
垂直距離過高
患者佩戴義齒後,感到下颌牙槽胛骨普遍疼痛或壓痛,不能長時間佩戴義齒,臉頰肌肉酸痛,上腭燒灼。檢查口腔粘膜無異常表現,多由颌垂直距離過高或夜間磨牙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