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浸潤注射阿替卡因導致硬腭黏膜局部組織壞死1例

  下面將為您介紹局部浸潤注射阿替卡因導致硬腭黏膜局部組織壞死1例的相關內容,這將會花費您約兩到三分鐘的時間進行瀏覽,感謝您的閱讀:

woman-dentist_23-2148105060

 

阿替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商品名:必蘭)是酰胺類口腔局部麻醉劑,麻醉效果好,口腔治療中可能會發生不良反應,本文報道1例罕見使用必蘭局部浸潤麻醉後導致腭部局部組織壞死的病例。倫理批件號2021-001。


  

1.臨床資料


患者,女,52歲。主訴:右上後牙出現咬物後不適1月。現病史:患者6個月前曾于外院行右上後牙充填治療,近1月出現咬物後不適,來我院就診。既往史:否認糖尿病史和藥物過敏史;否認吸煙和酗酒史;自述高血壓病史,控制良好,BP:132/85mmHg。臨床檢查:17遠中鄰面大面積充填材料,邊緣欠密合,冷診遲鈍,叩痛(+),無明顯松動,牙龈退縮。根尖片顯示17遠中鄰面充填體近髓,根尖牙周膜增寬(圖1)。臨床診斷:17慢性牙髓炎。向患者詳細告知病情,制定治療計劃,擬定17行根管治療後冠部修複。

  

  

簽署知情同意書後,在17頰側和腭側黏膜注射必蘭1.7mL。麻醉起效後,在棉卷隔濕下,使用小號K挫(6號、8號)配合17%EDTA凝膠疏通根管,至15#K锉,1%次氯酸鈉沖洗時保護周圍軟組織,根管封藥,暫封。2d後,患者來電告知腭側局部潰瘍,無明顯疼痛不適而未來診;3d後告知出現疼痛不適加重,自行局部塗抹潰瘍膏(具體不詳);5d後自覺潰瘍範圍變大,不慎碰觸傷口出血不止,遂來診(圖2a)。

  


  

檢查:17遠中腭側大面積潰瘍,呈彈坑狀,直徑約2.0cm×2.0cm,表面有大量滲出物及出血,邊緣觸痛,檢驗凝血功能及血糖均正常。經黏膜科、颌面外科醫師會診,結合局部浸潤麻醉過程中可能存在注射速度較快、壓力較大的問題,考慮因此導致了腭側局部組織壞死。阿替卡因行阻滯麻醉外科清創,使用Gelatamp膠質銀止血明膠海綿(瑞士康特齒科集團,Coltène/Whaledent GmbHCo.KG工廠,德國)覆蓋創口表面,縫合(圖2b);1周後拆除縫線,創口出血停止(圖2c);1月後複查,創口進一步愈合(圖2d)。

  

  

2.討論


複方鹽酸阿替卡因注射液主因其注射疼痛小、起效快、持續時間適宜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口腔臨床,主要采用局部浸潤麻醉。由于局部麻醉方法、患者自身等因素可能會引起並發症,如過敏性皮疹、過敏性休克、急性喉頭水腫窒息、面神經麻痹、注射部位潰瘍等,其中發生潰瘍約占47%,嚴重者可能導致局部組織大面積壞死。

 

本病例硬腭黏膜發生大面積組織壞死,分析可能原因注射量較大、注射速度較快且由于硬腭組織致密、局麻藥不易擴散而致注射壓力較大,加上含腎上腺素使得局部血管收縮,導致局部缺血,組織壓力過大進而發生大面積組織壞死。考慮次氯酸鈉有刺激性、腐蝕性、組織溶解性,但隨濃度降低,損傷減弱,其濃度近1%對組織損傷程度小。本病例使用的爲1%次氯酸鈉,並及時清理,基本排除因此導致的黏膜損傷。


壞死性涎腺化生是發生于小唾液腺罕見的可自愈性疾病,表現爲無症狀潰瘍,彈坑狀病變,硬腭處可發生洞穿,主要認爲是腺體組織梗塞引起的,如直接損傷、血管收縮劑的影響、吸煙等。本病例患者口腔內無大面積潰瘍壞死病史、凝血功能正常、血壓控制良好,局麻後2d注射部位即出現局部潰瘍壞死,結合原因分析從而相鑒別。因腭大神經管沿腭大孔分布于硬腭後2/3,此部位血運豐富,口腔治療時不慎損傷可能導致局部出血,分析這也是此處出血不止的原因。


必蘭進行局部浸潤麻醉需從以下方面預防。1)因含腎上腺素可能引起組織壞死,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應慎用。2)局部浸潤麻醉需控制注射速度,不超過1mL/min,可使用計算機控制的無痛局麻儀,避免局部組織過于蒼白或膨脹。3)減少使用量及局麻注射位點。4)由于上颌頰側牙槽骨壁比較薄且疏松多孔,局麻藥物易滲透進入牙槽骨中,對擬行根管治療或拔除的上颌後牙,單純頰側浸潤麻醉可達到麻醉效果。僅當頰側浸潤麻醉效果不佳,再對腭側進行補充麻醉,以防止局麻導致的潰瘍或組織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