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牙醫你必須了解幹槽症的治療方法



幹槽症又稱局限性牙槽骨炎、纖維蛋白溶解性牙槽炎,可以發生在任何拔牙創口,以下颌阻生智齒拔除後發生率最高,文獻報道的發生率高低不一,多數報道爲5%~30%;一般在術後2~3天出現,牙槽裏的血塊脫落之後,牙槽骨直接暴露于口腔環境,愈合過程受到影響;患者拔牙區域發生疼痛、口臭、腫脹等現象。

拔牙後,牙根原來所在的牙槽窩,應該由血凝塊充滿而後漸漸愈合,由于種種原因導致拔牙後2~3天牙槽窩內血凝塊分解、破壞、脫落、感染而導致拔牙窩骨壁暴露並發生多處小的骨質壞死竈,可出現碎小的死骨。患者出現耳颞部或前牙區劇烈疼痛,並向頭頂部放射,檢查時發現拔牙窩內血凝塊脫落,骨壁暴露,並呈灰白色,探針碰到骨壁時十分疼痛,治療不及時,病程可持續2~4周或更長。

腐敗變性的血凝塊,呈灰白色

牙槽窩壁覆蓋的破死物有臭味

牙槽窩內空虛

一、幹槽症發生的原因

1、幹槽症發生原因尚不十分明確,普遍認爲與創傷、感染和拔牙創過大有關,由于口腔內細菌引起的拔牙窩的感染,血塊分解脫落,感染嚴重者有小的死骨形成;幹槽症 的發生多與拔牙前消毒不徹底有密切關系,拔牙創口發生細菌感染;患牙根尖組織發炎的殘余肉芽組織沒有徹底清除幹淨;創口內有過高的骨尖突出;這些因素導致拔牙創口長久不能愈合。

2、局部組織纖維蛋白溶解、骨面暴露,細菌感染導致牙槽窩內骨壁的淺層骨炎或輕微的局限型骨髓炎。

3、與解剖部位有關,下颌後牙區域拔牙發生幾率比較高,後牙的拔除視野不好,爲了獲得更好的拔牙視野很容易導致創口過大。

4、拔牙術後的護理關系因素,由于拔牙後的創口血塊沒有形成,患者忽視了對拔牙創口的保護,破壞了創口內已經形成的血塊,口腔內的細菌進入牙槽窩引起感染。

5、吸煙者更容易出現幹槽症。

6、有報道表明女性在口服避孕藥會明顯增加幹槽症的患病幾率。

二、幹槽症的症狀體征

1、以下颌後牙多見,尤其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後。

2、拔牙後2~3天創口處自發性疼痛,並向耳颞部、前牙區或頭頂部放射,一般的止痛藥物不能緩解。

3、拔牙創內齒槽骨暴露,骨表面極敏感,有觸痛,用探針可直接觸及骨面並有銳痛,輕擦或以冷水刺激均可引起劇痛。

4、創口區域伴有腐敗物的惡臭味。

5、牙槽窩內呈空洞狀,無血塊凝結或有腐敗變性的血凝塊,牙槽窩骨壁暴露,並呈灰白色,觸及(愛口腔,專注于牙科技術分享)骨璧時疼痛加劇,重者牙槽窩內有壞死組織。

6、颌面部無明顯腫脹,張口無明顯受限,下颌下可有淋巴結腫大、壓痛。

7、治療不及時,病程可遷延半月以上。

8、幹槽症繼發的感染可引起骨壞死,颌骨骨髓炎,甚至合並全身感染引起敗血症。

三、幹槽症的治療方案

1、幹槽症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造成颌骨骨髓炎。

2、幹槽症的治療原則是止痛、清創、隔離外界刺激、解除牙槽骨壁感染及促進正常肉芽組織生長。

3、阻滯麻醉下,拔牙創口局部用3%過氧化氫溶液、生理鹽水交替沖洗,用刮匙刮除不健康的組織,將粘著的腐敗壞死物徹底清除幹淨後,在牙槽窩內放入碘仿紗布止痛、消炎;幹槽症早期,局部搔刮幹淨後,待血塊充盈拔牙創口區域後,直接使用紗球重新咬合止血即可;放置碘仿時可加少量的丁香油,具有安撫、消炎、鎮痛及 防腐作用,促進肉芽組織生長。

4、全身使用抗菌、消炎、鎮痛藥物。

5、很多牙科醫生建議對于可能加大的拔牙創口使用雲南白藥粉劑局部填塞方法也可以治療和預防幹槽症的發生;敷上抗生素軟膏或填以抗菌劑或丁香油等等也有一定效果。

6、出現骨壞死、颌骨骨髓炎時,應該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拍攝X光片、局麻下搔刮清創、去除壞死骨組織、雙氧水生理鹽水沖洗,保護新鮮骨創面。

四、幹槽症的預防措施

1、加強醫生的無菌觀念,手術前嚴格消毒拔牙區域,術中應嚴格遵守無細菌操作,拔牙後使用雲南白藥粉劑局部填塞方法預防感染可以預防幹槽症的發生。

2、提倡微創拔牙,術中不要盲目的擴大創口,盡量減少創傷,術後應盡量縮小拔牙創口,壓迫頰、舌側骨板,使之複位以縮小創口,並拉攏縫合牙龈,縫合時注意不宜過 緊過密,以防術後腫脹。

3、拔牙前、後可適當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4、拔牙後應按醫生囑咐行事,嚴禁撥牙後24小時內刷牙、漱口、吐沫、舌頭觸動傷口,保護好拔牙窩內的血凝快,減少發生幹槽症的可能性。

5、傷口愈合之前盡量進食軟食,避免拔牙側咀嚼,注意飲食的清潔衛生,淡鹽水漱口刷牙。

6、吸煙者更容易出現幹槽症,建議術後戒煙2~3天。

7、盡量清除患牙根尖處殘余肉芽組織和過高的骨尖突出。

8、嚴重感冒期間或身體、精神狀況不佳的時候不建議拔牙,尤其是難度比較的後牙。

  


版權說明:本圖文轉摘自網絡,轉載僅做分享,僅供行業專業人士參考及交流,不代表本賬號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對文中涉及到的藥理或實驗操作過程做過驗證,不視爲醫療意見或建議。本賬號不對上述摘錄的完整性、准確性和真實性負責。